|
關于手沖壺及手沖咖啡的一些事手沖壺分爲兩種:宮廷細嘴壺、鶴嘴沖泡壺。 A. 宫廷细嘴壶:细嘴冲泡壶是被最广泛使用的咖啡冲泡壶。它的水流较细,冲泡者容易掌握和控制; B. 鹤嘴冲泡壶:這是一種極致手工沖泡達人才敢于嘗試的沖泡器具,它對于沖泡者控制水流的技術要求非常的高。建議手沖經驗豐富的人使用。 濾杯分類:种类从质材上来分,滤杯有陶瓷、金属、树脂、玻璃等种类,滤杯主要需要考虑保温,陶瓷更为保温。从滤杯发展顺序上看出现的顺序是单孔滤杯(Melitta)、三孔滤杯(kalita 得到Melitta的真传)、金属滤网、V60、蓝形。 A. 单孔滤杯:单孔式咖啡滤杯是德国的梅丽塔夫人发明的,闷蒸后,注水一次完成,滴完即可。容易塞住单孔滤杯孔的浅度烘焙豆不适用,主要用于中深度烘焙的咖啡,相当适合喜欢深度烘焙的德国人使用的滤杯。滴滤速度慢,容易做出内容丰富、味道香浓的咖啡。 梅麗塔手沖式濾杯朝著自動化方向改進,經過無數次改進後終于在美國大獲成功,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最普及的美式咖啡自動濾泡機。但如果你拆開一個美式咖啡機來看,梅麗塔夫人發明的濾泡方式原理至今幾乎未被改變,只是優化了過濾器的形狀和濾紙而已。 B. 双孔式滤杯:效果介于单孔和三孔之间。 C. 三孔滤杯(kalita):又称卡利塔(Kalita)杯。三个滤孔让空气,水流容易穿过,即使其中一个洞孔被咖啡粉堵塞,还有其他滤孔可以使用,这是三孔滤杯的一大优点,适用于浅度到 深度各程度烘焙的咖啡。闷蒸后分三次注水。 D. 金属滤网:瑞士金、chemex、timao 優點:相對于濾紙更能保留咖啡的油脂、原汁原味、豐富醇厚。最重要環保啊,一個濾網能用N久。 缺點:相對濾紙咖啡渣容易進入咖啡液、比較貴 圖片爲瑞士金 E.藍型濾杯:(蛋糕杯) 溝槽(rib)的作用: 使用濾紙滴漏法沖泡咖啡時,濾紙會緊貼在濾杯壁上,如果沒有這些溝槽的話,注入熱水後,空氣就只能從杯底的濾孔排出,而剩下排不出的空氣就會從悶蒸狀態中的咖啡粉表面排出,咖啡粉表面破出一個洞,冷空氣進入,咖啡便得不到充分悶蒸,而且破壞了過濾層的形成。 咖啡濾杯及分享壺、手沖壺等産品沒什麽太多技術含量,沒必要追高端品牌,重點要提升自己的沖泡技術,不差錢的除外,這是個人建議哦~ 手沖准備工作: 1.准备温度计(有些手沖壶上就有温度计,方便些); 2.准備秒表通常手機都有計時器功能。 3.精確到克的電子秤。 4.滤杯、滤纸、分享壶、手沖壶。 5.咖啡粉量选择,可以根据1:13咖啡粉与咖啡液的比例(如果是咖啡粉与开水比例大概是1:15), 在其它条件不变(流速、冲泡力度等)情况下,可以增加粉量调整浓度。 6.咖啡粉的细度可参照市面所售的白砂糖的粗细。可以根据使用的豆子烘焙度,深烘焙的豆子可以粗些,浅烘焙的可以细些。可以根据豆子的品种调整粉的粗细,酸度高的细些,苦度高的粗些。最好把握的是通过调整粉的粗细调整最终咖啡液的口感,如果觉得咖啡酸了可以把粉磨细 些,如果觉得苦涩了可以磨的粗些,动态调整。 7.最好使用手沖壶烧水,如果热水倒壶温度下降非常快。手沖壶要有盖子,没有盖子温度下降的也非常快,没等手沖完成温度就过低了。 8.建议开始练习时手沖壶内水位固定,开始冲泡前保证手沖壶有90%的水量,方便找到手感和控制 水流。 9.沖泡水溫選擇:下面的水溫是個參考的基礎,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沖泡習慣不同調整。 在使用濾紙滴漏法時,水溫在82°C~90°C(主要看豆子,這邊只是個例)最能達到味道平衡。超過這個溫度會使某些味道特別顯,沒有達到這個溫度會無法萃取出足夠的美味成分。 悶蒸原理: A.悶蒸的主要作用是形成良好的過濾層,少量的熱水滲透全部的咖啡粉,稍微靜置一會形成過濾層。 B.咖啡顆粒之間的空氣會産生受熱膨脹的狀態,咖啡顆粒本身也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顆粒之間形成氣泡似的的空隙,這些空隙會使咖啡粉形成均勻的過濾層,供給熱水透過時所需的空間,在外表看來就是形成所說的“火山包”。 C.良好的咖啡悶蒸形成的空隙是近似均勻的,向下滴濾的咖啡液體流速也是均勻的。如果良好的濾層不能形成,那麽滴濾速度會變慢,進而形成萃取過度的現象。 悶蒸的注意事項: A.水流需要輕柔均勻。 B.悶蒸的水過少,底下咖啡粉還有很多沒有浸泡到水,會導致後續沖煮的時候,底下沒有浸泡到熱水的咖啡粉突然遇到大量熱水産生氣泡膨脹,阻礙穩定過濾。 C.悶蒸熱水過多,中上層咖啡粉馬上産生大量氣體,停留在分層中間,阻礙了底下的粉被預浸,導致過多熱水沿著濾杯壁直接流到杯底進入分享壺。 D.悶蒸不好,咖啡味道也會不幹淨,酸澀爲主,咖啡本身特點難以體現,口感稀薄,帶有刺激感,回香也不夠凝重。 手沖咖啡步骤(以滤纸为例): 1.折好濾紙,放入濾杯,濾紙貼合濾杯。濾杯坐到分享壺上。 2.用開水沖濾紙、濾杯,水落入分享壺,起到溫杯作用。 3.整个手沖的时间在2-3分钟内完成,包括闷蒸时间。 4.咖啡粉倒入濾杯,抖動濾杯鋪平咖啡粉 5.选择合适的水温,参考上面介绍的水温选择。初学最好每次手沖壶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6.悶蒸:將熱水輕,柔,快,均勻的灑在咖啡粉上,大概10ml,壺嘴距離咖啡粉3-4厘米,從豆粉中央注水,繞圓2-3圈,全部咖啡粉都能均勻吸水,咖啡液滴下3-5滴爲最好。注水加悶蒸時間爲15-25秒。 7.悶蒸後第一次注水,以咖啡粉的中心點爲圓心,用適當細的水流畫圓的方式注水,切記水流不要直接接觸濾紙(否則咖啡會澀),注意圓圈保持在距咖啡粉邊緣1厘米以內。水流高度保持在與咖啡粉平面上3--4厘米左右。第一次沖泡注水量占整個咖啡水量60%。 8.第一次注水後稍作停頓,等咖啡粉中的水完全流下之前,開始第二次注水,方法同第一次注水,注水量占30%。 9.第二次注水後稍作停頓,等咖啡粉中的水完全流下之前,開始第三次注水,方法同第一次注水,注水量占10% 10.到達咖啡液萃取量,立刻移走濾杯,不管濾杯中是否還能滴下咖啡液。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