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小趣聞—“驚動教皇”巴黎,練就了一副好胃口,似乎隨便什麽東西都能吞下去,消化掉。不想,咖啡入喉時,吞吐萬物的法蘭西鳄魚也卡住了脖子。 市民們仨一群、倆一夥兒地咬耳朵,他們討論著羅馬教皇可能做出怎樣的最終裁決。中世紀威嚴、冷峻的宗教陰影仍然徘徊在歐洲的大街小巷裏,人們只能跪著感謝上帝賜飯,除了牛奶、羊奶之外,他們只能喝碗涼開水來解渴。咖啡只能以暧昧的身份活著,土耳其人的做法是,將咖啡豆兒磨碎之後燒煮,再兌上精細的白糖,杯盞裏飄出的是略帶苦味兒的袅袅清香。一滴入口,舌尖兒上猶如東方的絲綢清爽到底滑過去,舒服極了。雖說是個“外來戶”,咖啡卻俨然成了埃及豔後式的“萬人迷”,法國人從來就是這麽厚道,咖啡文化也一樣,只談感覺,不問出身。整個巴黎都咂摸著舌頭,滿口余香,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巴黎、罗马、威尼斯……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静候教皇的音讯。而教会里的秃顶神甫们实在是招人腻味,他们掰着上帝的家谱说事儿,个个儿把硕大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这些“欧洲和尚”绝不是四处化缘的苦行僧,他们是上帝设在世俗社会的法定“办事处”和“经纪人”。中世纪前后,欧洲的国王、皇帝或者大公们都得看上帝的脸色,只要教皇不点头,动张桌子都得流血。这回,出身暧昧的咖啡撞到了枪口上,它不仅是穆斯林那边的异教徒特产,而且多饮之后还能致人兴奋,像醉了酒似地手舞足蹈。说不定,这种味道不错的“阿拉伯酒”是异教徒们勾兑的迷魂汤呢。意大利已经被黑咖啡搅成了一锅粥,教士们血冠瞳仁,吐沫星子乱飞,开始对非法入境的咖啡豆儿口诛笔伐,大肆围剿。他们认准了这是一种“魔鬼饮料”,并警告说:“伊斯兰教徒烂饮的东西,我们耶稣教徒绝对不能沾。”咖啡官司终于打进了罗马教廷,当时的教皇是克雷门八世(Clement Ⅷ 1592-1605),他的最后裁决直接关系到咖啡在欧洲大陆的死活。 還好,教皇沒有隨風倒,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美食家。這種高人嘴頭兒當然很刁,他輕輕地酌了一小口加過糖的咖啡,緊皺的眉頭一點一點地舒展開來,他相信自己的味覺,還不至于愚蠢到把這種陌生的黑色飲料當作耗子藥。大教堂裏立刻回蕩起他喜形于色的聲音:“好味道!這麽好喝的東西,居然讓異教徒獨吞,簡直是浪費。從現在起,讓咖啡受洗,成爲上帝信徒的飲料吧!” 教皇一句話,咖啡及咖啡文化就活了。歐洲給它頒贈了“合法通行證”。
90度炭燒咖啡小站全國加盟熱線:400-8878-990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