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DIY攻略——有關煮好一杯咖啡的熱門問題夜深人靜趕工加班電影DotA的時候,來一杯味道好極了的速溶咖啡,似乎手速也提高了很多。但是,打遊戲還要拼個天梯等級,喝咖啡自然也是有更高的追求的。 咖啡,作为人类社会流行最为广泛的饮料之一,以其中含有的咖啡因带来的苦味和兴奋作用着称。在离开非洲老家之前,最初的咖啡豆仅仅是剥掉外面的果皮后水煮饮用。 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咖啡来到中东,随着战争来到土耳其合欧洲,最终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被全世界所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多种烹煮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又产生了多种口味的咖啡饮料。 世界上能種植咖啡的地方非常多,中國大陸的雲南合海南亦有出産。衆多的産地産生了無數的咖啡豆品牌,大家耳熟能詳的有藍山咖啡,貓屎咖啡等等。輔以花樣繁多的發酵及烘烤方式,價格也天差地別。但我們今天不研究怎麽買咖啡豆,我們研究怎麽煮咖啡。 首先我們改改以往的傳統,不賣關子,直接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按部就班的介紹咖啡的各種喝法。當然,也是以入門程度由易至難的順序展開。 止渴 速溶咖啡是大多數人物美價廉的選擇。以“味道好極了”這句廣告語打下天下的雀巢正式最著名的速溶咖啡品牌。速溶咖啡顧名思義就是加水就能喝,包裝袋中的咖啡粉末是咖啡豆烘烤研磨後用噴霧幹燥或者冷凍幹燥法去除水分制成。爲方便飲用,速溶咖啡中一般直接加入植脂末和糖,近年更是推出了能直接泡出奶泡的“卡布奇諾”速溶咖啡。 速溶咖啡也不是不能喝,只是加工方式過于簡單粗暴,讓原本咖啡中的香味散失殆盡,而且被做成速溶咖啡的咖啡豆都不是品質非常好的品種,所以基本上只能當作解渴的飲料了。當然,超市中售賣的瓶裝咖啡也屬于這一類。 插一個小故事,速溶咖啡最初可不是爲了方便而發明的,而是爲了應對供大于求的咖啡豆産量。 淺嘗 喝夠了速溶咖啡,就可以嘗試一下用稍微複雜一點的方法烹制真正屬于自己的咖啡了。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輕松實現,買個法式壓濾壺。法式壓濾壺結構簡單,就是一個高玻璃圓筒,配一個帶濾網的活塞。使用的時候在筒中加入磨好的咖啡粉末,加熱水泡四到七分鍾,最後用活塞濾網把咖啡粉末按至筒底,上層的咖啡即可飲用。 其實,這種將咖啡粉浸過熱水的方法都可以分成一類,器具的形式也可能略有不同。法式壓濾壺的結構簡單,操作容易,價格自然也不貴,像HARIO、BODUM這樣的牌子就可以很好的兼顧逼格和功能了,售價大約200元。 如果你的訴求更簡單一些,那麽那種電熱咖啡壺也許更適合你。這種咖啡壺最爲常見,一般是機器下部有一個透明的玻璃壺,將咖啡粉和水從上部加入,咖啡就會萃取出來進入下面的玻璃壺。這樣的電熱咖啡壺大約200元同樣可以搞定。 如果你的要求要加上“隨時隨地”喝到新鮮咖啡這一項,那麽還有一種非常原生態的方式:滴濾咖啡包。這種咖啡包和速溶咖啡非常像,但是打開包裝之後是一個可以挂在杯子上的小布袋,熱水加入布袋中和咖啡粉混合,萃取出的液體就會慢慢滴在杯子裏。這種非常原生態的方式,喝咖啡的器材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但是效果可比速溶咖啡不知道高到哪裏去。 另外,要特別說一下咖啡粉的問題。現在在電商上可以很方便的購買到新鮮磨制好的豆,和做咖啡不一樣,越是機械化和現代化工藝做出來的豆粉越均勻,做出來的飲料口感自然更好。當然,也可以自己購買小型的磨豆機來DIY咖啡粉,但是因爲我們下面要介紹的其他烹制咖啡的辦法對咖啡粉有更高的要求,磨豆機也是一份價錢一分貨,所以我建議省下買磨豆機的錢,直接購買更好的成品咖啡粉。 品味 到了這一層,喝咖啡也許就不是僅僅品嘗這麽單純的事情,過程也許更充滿樂趣。滿足這個條件的咖啡炊具,非虹吸壺莫屬。 虹吸式咖啡壺,也稱(Syphon)賽風,它最早起源于德國,是一種利用水沸騰時産生的壓力來幫助烹煮咖啡的方法。咖啡壺分爲上下兩部分,中間以導管連通。水轉化爲水蒸氣,水面上壓力增大。于是開水從導管進入到上面盛放研磨咖啡。然後再經由裝著過濾紙或濾布重新進入下方,之後便可飲用。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