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聾啞青年的烘焙夢!5月17日是 全国助残日 ,在湖南工业大学一食堂附近,四个听障者经营着自己的心语面包坊。去年10月,刘宇辞去美工设计工作,坚持创业,三个同校好友也先后加盟。从一开始生意惨淡到现在每日能入账500元左右,他们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萌发 创业 今年26歲的劉宇是廣州人,2012年6月,他從廣州大學畢業後,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美工設計,兩年後他決定辭職創業。劉宇在大學學習期間,他曾和同學一起在廣州殘聯的培訓機構學過制作面包、蛋糕、餅幹等,所以他決定開一家面包店。 起初,家裏人並不同意,畢竟他沒有一點創業經驗,聽障者在社會上闖蕩也不是那麽容易。不過劉宇很堅持。劉宇的女友、同爲聽障者的劉婧也願意和他一起創業。 家裏人最終同意了。劉宇的父親在株洲上班多年,便在湖南工業大學一食堂附近找了一家門面,此時,劉宇的大學同學譚學良也表示要加入,于是三人每人出資5萬開店。 起步 制作慕斯要花一天一夜 去年10月,心語面包坊正式開張。爲了做出美味的蛋糕,他們研究不同的配方,在廚房一待就是一天。 烤制吐司時需要根據天氣來控制溫度,沒有經驗的他們,烤出來的吐司不是因爲沒有充分發酵而僵硬,就是烤糊了,只好扔掉重新來。而制作慕斯需要做一半冷凍起來,然後再做另一半,不然會融化掉,一開始需要花一天一夜。 制作技術漸漸成熟,宣傳成了頭等問題。他們請了一位大學生兼職推廣店名,劉宇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推廣。 起初因爲使用進口原料,面包和餅幹價格過高,劉宇他們去查看其他的面包坊,又詢問了學生,決定使用質量可靠的非進口原料,降低定價。 艱辛 聽說不便,紙筆成了溝通媒介 创业之初,沟通成了这家面包坊特有的 麻烦 。不少顾客不时地询问刘宇价格、味道之类的信息,可是他又听不到,急急忙忙地在纸上解释说,自己是听障者,一些学生一看,直接就走了。 现在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刘宇表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都比较能理解他们,熟悉的顾客会直接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付款。偶尔,面对前来购买食品的学生,刘宇需要拿出笔,在纸上写出哪种面包是什么味道的,学生们也会主动在纸上写出他们想要预订的蛋糕,什么时候过来取等等。就这样,刘宇通过纸笔,和学生们顺利地沟通起来。 成績 每天營業額有500元左右 如今,每天早上6點,劉宇他們就得起床,吃完早餐後開始制作面包、餅幹,當有顧客進來時,透過廚房透明的玻璃能夠看到。下午事情相對少點,四個人會坐在一起聊天,遇上有人訂做蛋糕或者慕斯,他們下午就得繼續待在廚房。晚上則要打掃衛生,爲第二天的工作准備原料等,10點或者11點才能下班。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面包坊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今年3月,刘宇的大学同学崔国欣也前来帮忙。如今,虽然面包坊整体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是每天營業額有500元左右,对于将来面包坊的前景,大家还是充满信心。 不過,劉宇並不滿意。最近,因爲有人反映他們的面包偏廣州口味,太甜了,他們又在研制新的面包,看能不能研制出一種湖南人比較喜歡的面包。 我不怕失败,也不会放弃,即使面包坊做不下去了,我还会选择其他创业道路。 刘宇写到。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但是或由于膽怯,或由于環境,或由于資金等等,一些我們給自己限制的客觀因素而不敢邁出追逐夢想的第一步!希望這個聾啞青年的創業史能夠給你一些勇氣,實現夢想的勇氣,遇到困難堅持不懈的勇氣,如果你心中也有一個烘焙夢,趕緊讓它揚帆啓程吧!讓焙友商學院的營銷策劃爲你助力! 信息來源于紅網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