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咖啡壺,一段歲月經曆我是 George Sowden,也可以叫我乔治·索登。 用中国的话来说,我已经是一个74岁的英国老头子了,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年轻的。从2000年移居中国广东,算来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16年了。 在英国求学期间,主修建筑。1970年的时候,我的老师索特萨斯邀请我去意大利米兰。而我是在1981成为孟菲斯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虽然孟菲斯集团被认为是设计界的改革催化剂和决定性因素,也是设计史上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知道孟菲斯集团的人可能是少部分人了。 【孟菲斯部分成員】 后来,孟菲斯集团解散,我又为其他世界知名品牌公司担任设计师或研发经理,诸如Olivetti(意大利奥利维蒂), Alessi(意大利艾烈希),Bodum(丹麦波顿),Guzzini(意大利古奇尼)等,也有很多设计作品。 兜兜轉轉這些年,我是在2011年才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SOWDEN。2011年的時候我正好70歲,70歲還不晚,其實什麽時候創業都不晚。成立SOWDEN品牌後,我的第一個決定就是要研發沖咖啡器具或茶具,因爲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觸到這兩種産品的其中一種或兩種。 當時我在香港的一家博物館看到中國元朝的傳統茶壺,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出現在中國元朝的傳統茶壺,這樣一個功能性産品被不同國家使用而卻少有改動。這種震撼一直激勵著我去做一個這樣的設計師,一件設計産品被數代人使用。我之所以對傳統茶壺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爲它的簡單功能的有效性,無論我們想泡何種茶都能充分發揮它的味道。 我相信很多人從沒想過茶壺實際上是非常優秀的一個發明,因爲我們看到每家每戶都有,就感覺它從一開始就存在一樣!能想到改進茶壺並找到一個更好的浸泡茶葉的方式是挺不容易的。我一直堅信,一件上乘品質的作品,是從內心傳達出的一種體貼。事實上,提取出茶葉、草本植物或是咖啡的香味和精華的最好方式就是浸泡,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咖啡器具是如此的複雜難操作,咖啡器具也應該像茶壺一樣,可以簡單快速沖泡咖啡,是另一個完美發明。 我持續多年研究咖啡制作方法,感覺很複雜而且沒有找到最好的研究成果。我認爲浸泡是調制咖啡的的最好方式,而將我的理念付諸實踐的是這樣一個精細的過濾網——16萬濾孔,濾孔直徑150微米。這個尺寸能完美的阻擋咖啡渣同時允許水以及咖啡粉中的精華物質通過。濾網清洗很方便,而且我有一雙大手,所以我將濾網的口徑設計成8cm,方便我手深入濾網中。 过滤器的生产我找到一家工厂来帮我开发成品,很困难,但是最后,我在中国找到了一家致力于微型小金属器件的设计公司,他们理解我的需求后,通过他们的帮助我的SOWDEN 过滤网诞生了。 我所有的工作生涯都是在工廠,在中國我卻變成了一個生産設備的“參觀者”。我必須說,我喜歡工廠帶給我的不同人群和經驗而不是僅僅會見工廠的所有者,我發現人們工作是非常有經驗教育性的,而不是僅僅從實用觀點幫我工作,而且是基于社交性,人道主義和人類學的經驗!我是一個很好奇的人總是嘗試不斷學習新的事物。 每一件産品,已經不是産品本身,而是周圍環境的組成部分,所以每一件産品有它特定的價值體現。而在産品融入周圍環境前,它的使用功能是前提條件,而其簡約性便于産品更容易融入這個環境。功能性和簡約性就是SOWDEN的品牌理念。因而,我盡量把這個咖啡壺的外形設計得簡單又方便使用。
我更希望SOWDEN可以被創造成一個品牌,一個被認可的有傑出設計理念光環的品牌。 SOWDEN淳萃咖啡壺正在京東衆籌。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