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咖啡的主要品種、特點、口感提起咖啡的産地,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南美洲的巴西,因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産國。巴西咖啡種類繁多,絕大多數巴西咖啡未經清洗而且是曬幹的,它們根據産地州名和運輸港進行分類。巴西有21個州,17個州出産咖啡,但其中有4個州的産量最大,加起來占全國總産量的98%。 巴西咖啡的口感中帶有較低的酸味,配合咖啡的甘苦味,入口極爲滑順,而且又帶有淡淡的青草芳香,在清香略帶苦味,甘滑順口,余味能令人舒活暢快。 主要品種 雖然咖啡具有多樣性,但巴西咖啡卻適合大衆的口味。比如:北部沿海地區生産的咖啡具有典型的碘味,飲後使人聯想到大海。這種咖啡出口到北美、中東和東歐。還有一種頗具情趣且值得追尋的咖啡是沖洗過的巴伊亞(Bahia)咖啡。這種咖啡不太容易找到,因爲繼美國之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費國,許多上好的咖啡只在其國內市場才能尋覓到。 在巴西,産量最大的是羅百氏特咖啡。這種咖啡在超級市場出售。巴西羅百氏特咖啡以科尼倫(Conillon)的名字出售,占總産量的15%。 在巴西东南部米拉斯(Minas Greais)州塞拉多(Cerrado)区的一些庄园里种植着古老的波旁咖啡。这些庄园,如卡平·布兰科(Capin Branco)庄园和维斯塔·阿莱格尔(Vista Allegre)庄园,种植的波旁老品种咖啡也在市上出售。虽然出自同一个地区,但这些咖啡各具特色。卡平·布兰科咖啡比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口感更柔滑,而维斯塔·阿莱格尔咖啡浓且黑色,两者酸度较低。可是,像所有的巴西咖啡一样,它们最适于鲜嫩的时候饮用,因为越老酸度越浓。这些咖啡种植者已自行组织成巴西特种咖啡协会(the Speciali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Brazil)。 特點 這個最大的咖啡生産地,各種等級,種類的咖啡占全球三分之一消費量,在全球的咖啡交易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雖然巴西所面臨的天然災害比其它地區高上數倍,但其可種植的面積已經足以彌補。 這裏的咖啡種類繁多,但其工業政策爲大量及廉價,因此特優等的咖啡並不多,但卻是用來混合其它咖啡的好選擇。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山多斯咖啡,它的口感香醇,中性,它可以直接煮,或和其它種類的咖啡豆相混成綜合咖啡,也是很好的選擇。 其它種類的巴西咖啡如裏約,帕拉那等因不需過多的照顧,可以大量生産,雖然味道較爲粗糙,但不失爲是一種物美價廉的咖啡,由于分布于巴西全國各地、固品質參差不其、而設有其獨自的標准(依參雜物的多寡分NO.2-NO.8,依豆的大小而有NO.13-NO.19,依味分爲六個等級)。幾乎所有的阿拉比卡種的品質良好,價格也很穩定,最有名者爲「巴西聖多斯」,自古以來,就是混合式咖啡的必需品、爲大衆所熟悉。近來,「扥爾馬杯」的評價也很高。 上質豆:桑多式NO.2,大小NO.18。 味道的特征:溫和、酸苦式中、香味柔和。 最佳煎培度:中度煎培。 産地 巴西在自然條件上看,處于熱帶地區,北部爲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潮濕,適于熱帶作物生長,咖啡樹爲喜陽作物,充足的陽光爲其生長的條件。從曆史上看巴西長期爲葡萄牙殖民地,爲滿足西歐需求,長期進行單一農作物種植,發展熱帶種植園經濟,由此巴西的咖啡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類是其支柱産業。從市場上看,咖啡及其加工産品由于富含咖啡因,有振奮精神的作用,對于腦力勞動者爲主的工作群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現代社會中作用巨大,所以市場廣闊。 綜上,巴西咖啡産量爲世界第一了。 口感 巴西咖啡的口感中帶有較低的酸味,配合咖啡的甘苦味,入口極爲滑順,而且又帶有淡淡的青草芳香,在清香略帶苦味,甘滑順口,余味能令人舒活暢快。对于巴西咖啡来说并没有特别出众的优点,但是也没有明显的缺憾,这种口味温和而滑润、酸度低、醇度适中,有淡淡的甜味,这些所有柔和的味道混合在一起,要想将他们一一分辩出来,是对味蕾的最好考验,这也是许多山度士迷爱好这种咖啡的原因,正因为它是如此的温和和普通,山度士适合普通程度的烘焙,适合用最大众化的方法冲泡,是制作意大利浓缩咖啡和各种花式咖啡的最好原料。 巴西咖啡的烘焙 烘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鍾情于自己烘焙咖啡豆,因爲通常咖啡豆在烘焙完成後,只能保存15天的新鮮度,之後就會開始走味,只留下苦味,而沒有香醇的口感。所以,自己烘焙可以確保咖啡豆的新鮮度。 傳統的烘焙機都是滾筒式,這種烘焙方式具有焖燒的特性,會使咖啡豆的風味較老成,口感較飽滿。家用滾筒式烘焙機,一次可以烘焙半磅咖啡豆,一次的烘焙時間(含冷卻與出豆)約需21-25分鍾,若想深度烘焙,只需增加時間即可。使用時,只需放入生豆,設定烘焙度,按下啓動鈕,從烘焙到冷卻,烘焙機都可以自動完成。 沖煮參考:【火山沖】 手沖巴西,建議18克粉,90度水溫,水粉比例1:15,小富士研磨度4.5,v60濾杯,第一次注水30g水量進行28s悶蒸,中間不斷水,緩慢注水直至300g水量,尾段不要,萃取時間2:20s-2:30s。 文章圖片來源于百度,由“中國咖啡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