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 流传的名言是:早晨不先来一杯咖啡,就无法面对人生。只有在咖啡桌上,你才能看得見歐洲人俏皮的一面。閑話都是在咖啡桌上流傳的,歐洲大陸若沒有咖啡,人們的生活必將失色一半。當17世紀一個只想賺點錢的威尼斯商人將咖啡引入歐洲大陸之後,他並不知道這小袋神秘的黑色細末,以後幾世紀裏是怎樣徹底地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在香水的味道中睡去,從咖啡的香味中醒來”—旖旎的摩天都市抑或安靜的偏遠小鎮,若百步之內尚未發現一個咖啡館,你便要疑心,是否真到了歐洲。 來瑞典以前,對咖啡的認識基本上是菜鳥。大學裏的茶吧設有雅座,也有咖啡供應,曾經附庸風雅地去和閨蜜喝過一次咖啡,配的是鹹幹花生。那劣質的廉價咖啡味道,敗壞了我對咖啡魅力的一切想象。後來認識夫君—他是一天咖啡也離不得的,來看我,方爲我打開咖啡人生的一條門縫。從未光顧過的星巴克咖啡館清涼的咖啡氣息裏,一杯卡布奇洛,一塊提拉米蘇,絕配。纏綿不盡的味道,簡直要讓我像提拉米蘇那樣呐喊出它的奧義:帶我走。
喝茶要慢品,喝咖啡則要迅速,一杯剛出來的熱咖啡,過了5分鍾不喝就成了“毒藥”,那冷卻的滋味,難喝程度不亞于一碗中藥。智利的沒落貴族伊莎貝爾?阿連德,在其感官回憶錄裏對咖啡伴侶卡布奇洛的解釋是這樣的:“我最喜歡的是CAP-GRANDE-DECAF-SOY-NON-FAT-WET-CIN-CHOC,這串字一口氣便可說完,它的意思是:大杯不含咖啡因的卡布奇洛,加脫脂豆奶,一半牛奶一半泡沫,撒上點肉桂粉與巧克力沫。不過這話最好不要在卡布奇洛的發明者——意大利人跟前講,他們多半會認爲這是無稽之談。
嫁得夫君到了北欧后,所到之处,就像走进了漫天泼洒的 咖啡豆雨中,大小林立的咖啡馆无处不在。我竟也学会煮咖啡,慢慢爱上了它的味道:晨起一杯咖啡,醒脑提神。上午一杯咖啡,安抚略有饿意的胃。下午茶的一杯咖啡,那纯粹是消遣了。既是消遣,配咖啡的甜点绝对是马虎不得的。苹果派、蓝莓派、提拉米苏、奶酪姆斯,各种小烤点心,名堂繁多。如果没有可口的甜点,下午这顿咖啡宁愿不喝。
所以這時候,尤其夏日天長時,下午四、五點,太陽正好,暖洋洋的,就著美味可口的點心一邊閱讀或者閑聊,沐浴著陽光,消受一杯咖啡,外邊咖啡館是上佳的去處,誰讓他們有那麽好吃的點心呢!
咖啡的興奮效果來自咖啡因,所以摩門教徒禁喝咖啡。伊斯蘭教等禁酒的國家,禁止酒精及其它刺激品,咖啡卻喝得彪悍無比。原先在語言課上有很多伊朗那邊來的同學,戴著長長的頭巾,一到課間休息時間便圍攏在一起,擺出各自烘烤的點心,就著加方糖的咖啡和茶,說說笑笑,就像在家裏開派對。
如同酒在中国人饭局上的地位一样,咖啡在欧洲人的谈判桌上也是举足轻重。酒是把对方灌醉,咖啡则是使自己保持清醒。一度迷信黑 咖啡减肥,所以为了这些话,我大约有半年的时间坚持只喝醇的黑咖啡。后来实在受不了胃肠的刺激,学了夫君往黑咖啡里加牛奶,百分之八十的咖啡、百分之二十的牛奶,这样调出来的咖啡可算圣品。也有很多人习惯加糖,但我一直以为不如牛奶来的美味。首先这边牛奶自产自销,属上品,其次牛奶可中和咖啡里的一些微量有毒元素。如果再加上亲手烘制的甜点,滋味可说妙不可言。
咖啡的角色,不只在緊要關頭,就是尋常生活中,歐洲人若沒有那一杯咖啡,估計朋友、甚至女朋友都得一並告吹。流傳的名言是:早晨不先來一杯咖啡,就無法面對人生。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