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陽與咖啡作伴
早在1994年,劉陽就開始接觸咖啡,“起初都是簡單的玩,後來到國外看,看到人家都用壓力式咖啡機,沖出來的咖啡就很濃郁。而且他們的用水也都很講究,都是非常標准的90度的水,這樣味道比較純。”“我曾去過台灣一個傳統咖啡店,據老板介紹,制作咖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手法,要總結出自己的方案,就會有不同的味道。”劉陽回憶說,從那時起他決定研究咖啡。 如今,在劉陽看來,調制不同口味的咖啡,主要可以分成兩種方式,一是通過不同的原料、工序和工具,來制作不同品種的咖啡,二是制作咖啡者本身對于客觀條件的限制。
刘阳说,巴西、印尼、南非、荷兰等地的咖啡,他都尝过。“会有些差异,主要看自己的风格,喜欢偏苦还是偏酸。”他说。“冲咖啡的口味和工具有很大关系。比如说,目前家用最多的是滴漏式的咖啡機,这种比较简单,美国人大多喜欢用这种。再就是花样多一点的,比如带压力的机器,那种喷蒸汽的咖啡機。这种现在也开始流行起来,简易家庭装压力式咖啡機可以冲出来花样比较多的咖啡。”刘阳说。他自己目前手头就有四五台咖啡機,其中有最简单的压力式咖啡機,滴漏式咖啡機,甚至有从土耳其带回来的咖啡壶,用来专门做土耳其咖啡。
除了原材料和工具上的不同可以造成咖啡口味差異之外,個人手藝有很大關系。“每個人的手藝不同,味道也不同。以拿鐵爲例,配比是一樣的,但溫度控制會調出不同的味道,比如說60度或者70度的奶,奶沫的入口感覺就不一樣了。”劉陽說,根據機器、水溫、奶、咖啡豆研磨刻度的不同,咖啡的味道都是不一樣的。
如今,劉陽早已經把制作咖啡當成了一種愛好,咖啡也成了他去往世界各地最主要的玩伴,“自己做成本也低,外面要幾十塊一杯,我自己做成本只有幾塊錢。”劉陽笑著說。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