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樹的生長環境與特性咖啡給大衆的印象是黑色的、有苦味的、喝了睡不著有興奮感覺的飲料,我們在咖啡廳中所見到的咖啡豆顔色是茶褐色,這是烘焙過的咖啡豆,而咖啡的顔色是琥珀色。 咖啡是從咖啡豆而來,而咖啡豆又是從咖啡樹上的果實采收加工而來。 咖啡樹生長于赤道爲中心,南北緯25度之間,稱之爲咖啡帶的熱帶或亞熱帶國家之中,目前咖啡的生産國約有六十多個,咖啡的産地分布于南美、中美、西印度群島、亞洲、非洲、阿拉伯、南太平洋及大洋洲等地區,而在産量方面,占全世界産量第一位的是巴西,約占30%,第二位是以哥倫比亞爲中心的中南美占了六成,約占10%,其次是非洲、阿拉伯約占三成,其余的10%則分布于亞洲及各多數島嶼。 咖啡樹是屬于阿卡那科常綠樹植物,是熱帶性植物,不耐寒,大多是長于標高300-400公尺的地區,也有在標高2000-2500公尺的高地栽培,但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坡所栽種的品質較好,咖啡樹最適合生長在平均溫度爲20℃左右,年降水量爲1500-2000公厘,地壤透水性強,日照適宜的環境裏,咖啡性懼霜降及寒冬,絕對不能種在降霜的高地。一般野生的咖啡樹可長到8公尺左右,在咖啡園中種植爲保證咖啡豆的品質,便于管理和采收方便,一般將高度剪至2公尺,咖啡豆播種後3至5年開始結果,5至20年爲采收期,一棵咖啡樹每年約可收貨3至5公斤咖啡果實。 目前咖啡樹主要栽種樹種有阿拉比卡種、羅布斯塔種、利比裏卡種。阿拉比卡種産于阿拉比西尼亞(現指衣索匹亞)品質爲三大樹種之冠,占全世界咖啡産量的三分之二,咖啡豆呈橢圓扁平型,其特征爲香濃而品質較佳;羅布斯塔種産于非洲剛果,抗病性強,耐高溫,果實稍小,占全世界産量的30%,味苦而不酸,香味也不是很好,大多數制成混合咖啡;利比裏卡種産于非洲的利比裏亞,其特征香淡而味苦,品質産量都不佳。 咖啡豆是從咖啡果實去掉紅色果肉與果皮及銀皮而得來的,新鮮而青綠的咖啡生豆。咖啡果實的結構是由外皮、果肉、內果皮、銀皮、種子構成。形狀呈橢圓形,通常咖啡的果實是由兩顆橢圓形的種子相對組成的互相銜接的那一面則是平坦的接面,所以叫平豆,但也有由一顆圓形種子組成的叫圓豆其味道並無不同。 咖啡花的顔色爲白色,茉莉花香,約三至四天調謝,花呈5瓣,五雄一雌。而它的葉子葉端較尖,兩片相對成組,葉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呈橢圓形。 咖啡豆生長高度愈高,酸度也就愈高,價格則以酸味恰當的咖啡爲高,如藍山咖啡,它酸、甜、苦三味自然勻衡,且香味十足。 咖啡四味一香:香味、苦味、酸味、濃醇、甜味、香味是咖啡的生命也最能表現咖啡生産過程和烘焙技術。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