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老字號——倚老不賣老 蛋糕、年糕、马拉糕等等,花样众多的糕点从小陪伴左右,就算你不嗜甜,也总有一两款能荣登你的美食榜。如果你属老派糕点迷,就要到深水?寻访鸿发的黄伯,由他介绍你吃五十年不变的传统糕点。若你是新派的支持者,包点先生定能满足你的要求。新一年来临,在年糕、萝卜糕以外,也多尝味美糕点吧! 鴻發的糕點全是自家制作的,每朝淩晨三時便開始准備。黃伯今年已經八十五歲,雖然他身體壯健,與客人有講有笑,但也很難要求他事事親力親爲,現在他每朝約七時才到鋪頭,主要負責切餅點和收錢,至于制糕點,則由兒子及一些女工負責。款式方面其實也不少,松糕、白糖糕、雞屎藤、千層糕、芝麻糕、艾草餅、缽仔糕、芋頭糕等鹹甜點加起來,也有二十款之多,黃伯自豪地說,這些款式從未變過,跟五十年前開店時賣的一樣,並未爲遷就年輕人新口味而改變制法。 平日店中的桌椅,除了早上三兩位熟客外,也無人問津,但采訪當天早上六時半到達,筆者卻是想找一個座位也難,因爲所有桌椅上均是一盤二盤的糕點,蒸好的、准備蒸的,“攻陷”全店。早上七時多,工夫都差不多完成了,但置身店中,依然聞到陣陣米香味,原來鴻發的糕點都用自家磨制的米漿,每天收工前磨好,放一晚待第二天用,好讓米漿發酵,也可增加彈性。再將米漿混入不同材料、面粉或粘米粉制成不同口感的糕點。而雞屎藤及艾草餅這些煙韌的糕餅,則用糯米制米漿。現時店中最好賣的是松糕及缽仔糕,松糕每日賣出十數底,接近新年銷量更是倍增;而年輕人則多光顧一元一小個的缽仔糕,一天可賣出一千多個。雖說生意不及從前的高峰期,但看來依然受老中青歡迎呢! 包點先生一年間開了多家分店,其鮮明的橙色招牌彷佛已說明了品牌的年輕形象。店內以西餅店的自助形式售賣中式包點,加上口味新奇、賣相有趣,旋即成爲包點界的新勢力。其實除了面包外,部分分店設有冷凍櫃,裏面放有一盒盒排列整齊的凍糕,當中大部分新奇的口味均由傳統甜糕發展出來,如綠茶桂花糕及椰汁桂花糕,便是傳統原味桂花糕的變奏;芋頭西米糕的意念則來自港式西米露糖水;忌廉咖啡糕就加入年輕人喜愛的咖啡,都是搶手貨。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