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該合資企業訂名爲上海頂盛食品工業公司,資本額爲1100萬美元;其中由味全出資660萬美元,取得其60%的股權。面包工廠設立在大陸,並于2010年2月前展開批發營業,其初期目標群體鎖定爲上海的富有消費者。
記者分別致電頂新天津總部和伊藤忠商事中國區,頂新方面拒絕了記者的電話采訪,而伊藤忠商事北京公司拒絕對合資一事發表評論。
不過味全財務助理陸億華則在公開場合表示,聯合日企進軍上海烘焙市場,會發揮頂新集團與康師傅公司的市場優勢。
目前,頂新分別在上海、廣州擁有130家、12家便利連鎖店,未來合資企業生産的面包,除供應便利店等需求外,還將提供頂新旗下的其他餐飲連鎖店。
頂新方面公開表示,要在年增長率爲30%的中國大陸面包市場上,力爭到2017年時,成爲年銷售額達到500億日元(約4.55億美元)的頭號廠商。
中国食品工业网经理吴英峰告诉记者,虽然目前面包市场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但是烘焙市场的竞争早已是 刀光剑影 。
就拿味全准備進軍的上海來說,其競爭者有包括來自新加坡的面包新語,以及元祖、南僑、八十五度C、克裏絲汀等台資企業,十分激烈。
上海克里斯汀食品公司(简称:克里斯汀)前公关经理彭若青告诉记者, 目前还没有机构对烘焙市场份额进行过统计。不过,克里斯汀2007年营业额超过8个亿 。
克裏斯汀的銷售網絡主要在長三角地區,超過560家門店,其中上海約有400家。
彭若青直言,克裏斯汀利潤高,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規模。在烘焙行業,規模決定了采購優勢。而大型的合作夥伴也可以延長企業的還款期限。
除了規模效應,決定烘焙企業成敗的關鍵還在于,其上遊采購和下遊銷售能否銜接。頂新依據自己的優勢負責下遊銷售環節,而伊藤忠則負責打造上遊原料鏈條。
記者從公開資料看到,此前的7月,伊藤忠剛宣布同中糧集團在食品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包括,從全球市場聯合采購食品原料,在糧食存儲管理、集中等物流業務以及向駐中國的日本食品廠商提供支援。
可見,伊藤忠商事早已爲其後在中國設立面包廠鋪好了路。
对于此次敷岛面包、伊藤忠与中国顶新国际集团的合作,彭若青说, 顶新在连锁店和加盟店商业运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面包销售方面,是今后成功的关键 。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