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云南陆续迎来新产季。为打通国际化之路,云南将建设咖啡交易中心提升种植、加工水平。业内人士认为,建设交易中心对推动咖啡产业升级十分重要,这背后更是对咖啡交易市场话语权、融资平台控制权的争夺。
雲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部,氣候和地理條件適宜咖啡生長,2013年咖啡種植面積約140萬畝左右,産量接近10萬噸,均占全國咖啡總面積和總産量的98%以上,每年的10月底到來年3月是咖啡采收期。
全球咖啡價格高度透明,交易市場化,雲南所産的咖啡七成以上作爲原料出口到歐洲、北美等地,極其依賴國際市場。此外,雲南咖啡深加工能力低下,品牌仍處于“散、小、弱”狀態。
據介紹,咖啡交易中心緣起于2012年、2013年咖啡價格低迷時期,爲保護咖啡種植而提出的收儲計劃。受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影響,近20年來雲南咖啡價格走勢大約每10年一個周期。2012年至2014年初,雲南咖啡一直在成本線徘徊,價格一度曾跌至每公斤13元左右,咖農收益難以保障。2014年初,隨著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回暖,價格一度快速提升。
盡管雲南咖啡豆的品質愈加被國際市場認可,但作爲新興的咖啡産區和消費區,雲南咖啡産業發展範圍僅局限于種植加工和零售銷售領域,難以進入咖啡大宗交易,以及咖啡商品期貨化、金融化、信息化的高端領域,國際化之路有諸多瓶頸。
業內人士介紹,參照一些咖啡大國的經驗,搭建雲南咖啡倉儲交易平台,有望保證咖啡市場供求平衡和咖啡交易順利進行,並對接國際市場。此外,有人認爲,建設咖啡交易中心“可爲雲南咖啡爭取定價權”。
普洱市咖啡産業發展辦公室主任盧寒介紹,根據設想,咖啡種植戶把咖啡豆交到咖啡交易中心,中心可依據産品質量、市場趨勢等先行確定價格,並預付一定收購款,後期交易成功後再補齊差額,這既保護咖啡企業和咖農獲得合理穩定的收入,又可規範咖啡質量。
咖啡業人士和企業認爲,交易中心建成後,將爲分散的咖農、咖企提供一個公平、規範的交易場所,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並輻射東南亞市場。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會長熊相人介紹,對于咖啡企業來說,咖啡交易中心還可通過取得金融機構整體授信,爲融資帶來便利,降低融資成本。
建設咖啡交易中心已成爲共識,但建在普洱還是昆明成爲爭議焦點。普洱市是全省最大的咖啡産區,也是咖啡現貨交易的主要地區,雀巢、星巴克、麥氏、卡夫等國際咖啡巨頭在普洱設立了采購站或采購中心。昆明是雲南的省會城市,交通便利,物流設施發達,氣候幹燥適宜倉儲,但不是咖啡産區。
咖啡企業認爲,不管交易中心建在哪裏,對于中國咖啡質量提升、保障咖農利益、接軌國際市場都意義重大。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