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廳裏吃”牛大“牛肉面對于蘭州人來說可謂“全民食品”。一直以來,牛肉面以它“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特色和獨有的拉面絕技響譽世界,蘭州人對它的感情已然超越了“一碗面”的高度,早已成爲大家心中當仁不讓的驕傲。作爲“蘭州名片”,近百年來,蘭州牛肉面從問世開始,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涵都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牛肉面文化已深植于蘭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近,關于牛肉面的話題再一次活躍在蘭州人的網絡朋友圈裏——“曾幾何時,作爲一個蘭州娃,也想象著能在咖啡廳裏優雅地吃著牛大、釀皮子,刮個碗子……”這是某試營業的牛肉面館經營者在微信裏寫著的話,這條微信被網友紛紛分享,一時間,咖啡館式牛肉面館在朋友圈裏火了起來。咖啡館式牛肉面館,這在蘭州絕對算是新鮮事兒。無獨有偶,走訪了市場的記者發現,近幾個月來,這種咖啡館式的牛肉面館已經開了好幾家。這是不是表示蘭州牛肉面創新者與傳統守業者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開了序幕?是否意味著牛肉面産業發展已開始摒棄傳統,進入全新的時代? 這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牛肉面館,而是一家“牛肉面主題餐廳”。“牛肉面不僅僅只是一碗面,而是屬于蘭州獨特的‘地方特色’,這是一種文化,我們想讓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種‘牛肉面文化’,而不單單只是一碗用來填飽肚子的面。” 新鮮:牛肉面主題餐廳給市民帶來全新感受 “百聞不如一試,這裏的牛肉面的確與衆不同!傳統牛肉面以咖啡館風格出現,食客在嘗鮮的同時,體驗多元素餐飲文化,在有些暧昧的燈光下吃牛大,耳邊飄過的是舒緩的音樂……”這是昵稱“藍水晶”的網友對我市新近試營業的一家牛肉面館的描述。事實上,走訪了市場的記者發現,近幾個月來,這種咖啡館式的牛肉面館已經開了好幾家,新式牛肉面館在蘭州已開始萌芽。11月5日,記者來到位于西關的阿拉蘭餐廳,親身體驗了一番。 從店外看,這裏俨然一副咖啡館的模樣,落地窗、Q版小漫畫、卡通字體,幹淨幽谧的感覺一掃記者對那些室內亮堂而門口堆放著桌椅板凳牛肉面館油膩膩的感覺,如果不是看到門口的“牛肉面”三個字,記者根本不會想到這裏竟然是一家牛肉面館。進到店內會發現,地面和桌子上都非常幹淨,沒有走路匆忙的夥計,沒有人聲嘈雜的動靜,也沒有身兼收銀、拉面、清潔數職的老板,這裏一切都井然有序,如果僅從店面裝潢能看出牛肉面痕迹的,就只有地上寫著的“大寬、韭葉”等白色巨幅字體了。就連收銀處的菜單,都很有特色,不單單是普通的牛肉面什麽的,還有新穎的“白領套餐”、“小資套餐”和“招待遠方好友套餐”等等。隨後記者點了碗面,坐在這樣的環境裏,禁不住與身邊的朋友小聲交談、慢慢地品嘗著面前的牛肉面,享受著牛肉面的各中滋味。 阿拉蘭餐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琦告訴記者,這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牛肉面館,而是一家“牛肉面主題餐廳”。“牛肉面不僅僅只是一碗面,而是屬于蘭州獨特的‘地方特色’,這是一種文化,我們想讓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種‘牛肉面文化’,而不單單只是一碗用來填飽肚子的面。”他認爲,蘭州的牛肉面館雖然多,但是都大同小異,沒有自己的特色,整個餐廳的裝修風格,除了想體現”牛肉面文化“,更想體現的是“蘭州文化”,想讓來到店裏的每一個人找到古樸老蘭州的感覺。 免責聲明:杭州酷德教育官網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擔任何責任,僅供讀者參閱! |